苏州属于江苏省。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2019年平均气温17.5℃,降水量1216.2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
苏州的地理环境
苏州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8657.32平方千米。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河流、湖泊、滩涂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6.6%,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苏州古城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
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盛泽;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市
苏州距今已有大约2500年的历史,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共下辖5个区以及代管4个县级市,那么,苏州属于哪个省的城市呢?苏州是一个地级市,属于江苏省管辖。关于苏州的其他介绍,如果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往下阅读和了解。
关于苏州的介绍
1、苏州的别称有姑苏、吴中、东吴等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属于我国的华东地区,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
2、苏州西边为太湖,北边为长江,全市地势低平,湖泊众多,盛产刀鱼、银鱼、大闸蟹等湖鲜产品,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3、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吴中区还设有吴文化博物馆,这是苏州市第一座展示吴文化的特色博物馆。
4、苏州的著名风景名胜有:拙政园、周庄古镇、金鸡湖景区、留园、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等等,其中拙政园和留圆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圆”。
苏州属于江苏省。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江苏省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1953年1月,苏南、苏北两行署合并为江苏省,调整专区及市、县区划,苏州区专员公署改称为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苏州市从苏州专员公署划出,为省辖市。1958年7月,苏州市划归苏州专区。1962年6月,苏州复为省直辖市,并自始与苏州专区一直并立。同年1月,析常熟、江阴地置沙洲县,属苏州专区,1970年,苏州专区改称为苏州地区。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
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1.12%,人均国土面积在中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2014年,江苏常住人口达7960.06万人,居中国第5位。2014年,江苏13市GDP全部进入中国前100名,人均GDP达81874元,居中国各省首位。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东临黄海、太平洋,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 与日本九州岛、韩国济州岛、美国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隔海相望 ,已与加利福尼亚州缔结为姐妹省州 ,成立了“江苏省-加利福尼亚州”联合经济委员会 。
苏州市是江苏省的城市。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Ⅰ型大城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中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辖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8657.32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苏州市常住人口1274.83万人。苏州是上海大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重要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
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太湖绝大部分景点、景区分布在苏州境内。
苏州地方特产:
1、苏绣
苏绣的历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苏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并为四大名绣之首.。苏绣的题材以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为主,有绣片、册面、屏条、屏风等。新中国成立后,苏州艺人成功地创造了双面绣,其代表作是“双面猫”。
2、丝绸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3、宋锦
“锦”是一种高级丝织品,苏州出产的宋锦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其织造工艺考究,经丝有面经和底经两重,故又称“重锦”。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苏州市
苏州市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凭借近2500年的厚重历史积淀,被入选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是全球第一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另外苏州扬名全球的“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更是与“大运河苏州段”一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里有15个文博场馆,可以帮我们了解这座古城:图书馆;第二图书馆;公共文化中心;苏州博物馆;碑刻博物馆;戏曲博物馆;丝绸博物馆;苏绣博物馆;园林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城墙博物馆;状元博物馆;苏扇博物馆;无言斋民俗博物馆;苏帮菜博物馆。
苏州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再加上肥沃的土地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苏州各类物产异常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稻”高产地区,也正因此还被称为天下粮仓;古语有云:苏湖熟,天下足!被称为“水乡泽国”的苏州,不仅盛产水稻、林果、油菜等多种粮食瓜果蔬菜,还因河网、低洼、塘田密布出产茭白、芡实、太湖白鱼、白虾、银鱼、长江刀鱼、阳澄湖大闸蟹和莲藕等水产。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 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为“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与“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之简称。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江苏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样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省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
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省共辖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其中19个县、21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743个乡镇(其中乡31个,镇712个),503个街道。县(市)中包含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3个试点省直管市(县)。
江苏省13个市分别为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苏州是江苏省地级市。
苏州市,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苏州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中部、太湖东岸,东傍上海市,南接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西连无锡市,北依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的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市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苏州”之名起源于隋朝。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取姑苏山之名,将南陈原设的“吴郡”改为“苏州”。苏州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
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太湖绝大部分景点、景区分布在苏州境内。
风景名胜:
截至2021年,苏州市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
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陆巷古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遗产保护形成示范,年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市
昆山市属于江苏省苏州市。
昆山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与苏州市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市、太仓市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市嘉定区、青浦区两区接壤,西与吴江区、苏州市交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千米,南北48千米,总面积931平方千米,其中超过17.51%是水面。
1949年5月昆山解放,属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专署。1950年10月,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专员公署,昆山属苏州专员公署。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昆山属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1978年7月苏州专员公署改为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昆山为属县。1983年3月撤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昆山县属苏州市。1989年国务院批准昆山撤县建市。
昆山市的地理环境
昆山处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呈倾斜,自然坡度较小。地面高程多在2.8至3.7米之间(基准面:吴淞零点),部分高地达5至6米,平均为3.4米。北部为低洼圩区,中部为半高田地区,南部为濒湖高田地区。
昆山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7℃(2008年7月4日),历史极端最低气负11.7℃(1977年1月31日)。全年无霜期239天。年平均气温17.6℃;年平均降水量1200.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789.2小时。空气质量优良,每年300天以上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昆山市
苏州属于江苏省。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2019年平均气温17.5℃,降水量1216.2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
苏州的地理环境
苏州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8657.32平方千米。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河流、湖泊、滩涂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6.6%,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苏州古城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
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盛泽;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市
苏州距今已有大约2500年的历史,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共下辖5个区以及代管4个县级市,那么,苏州属于哪个省的城市呢?苏州是一个地级市,属于江苏省管辖。关于苏州的其他介绍,如果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往下阅读和了解。
关于苏州的介绍
1、苏州的别称有姑苏、吴中、东吴等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属于我国的华东地区,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
2、苏州西边为太湖,北边为长江,全市地势低平,湖泊众多,盛产刀鱼、银鱼、大闸蟹等湖鲜产品,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3、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吴中区还设有吴文化博物馆,这是苏州市第一座展示吴文化的特色博物馆。
4、苏州的著名风景名胜有:拙政园、周庄古镇、金鸡湖景区、留园、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等等,其中拙政园和留圆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圆”。
苏州属于江苏省。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江苏省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1953年1月,苏南、苏北两行署合并为江苏省,调整专区及市、县区划,苏州区专员公署改称为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苏州市从苏州专员公署划出,为省辖市。1958年7月,苏州市划归苏州专区。1962年6月,苏州复为省直辖市,并自始与苏州专区一直并立。同年1月,析常熟、江阴地置沙洲县,属苏州专区,1970年,苏州专区改称为苏州地区。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
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1.12%,人均国土面积在中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2014年,江苏常住人口达7960.06万人,居中国第5位。2014年,江苏13市GDP全部进入中国前100名,人均GDP达81874元,居中国各省首位。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东临黄海、太平洋,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 与日本九州岛、韩国济州岛、美国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隔海相望 ,已与加利福尼亚州缔结为姐妹省州 ,成立了“江苏省-加利福尼亚州”联合经济委员会 。
苏州市是江苏省的城市。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Ⅰ型大城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中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辖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8657.32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苏州市常住人口1274.83万人。苏州是上海大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重要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
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太湖绝大部分景点、景区分布在苏州境内。
苏州地方特产:
1、苏绣
苏绣的历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苏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并为四大名绣之首.。苏绣的题材以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为主,有绣片、册面、屏条、屏风等。新中国成立后,苏州艺人成功地创造了双面绣,其代表作是“双面猫”。
2、丝绸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3、宋锦
“锦”是一种高级丝织品,苏州出产的宋锦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其织造工艺考究,经丝有面经和底经两重,故又称“重锦”。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苏州市
苏州市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凭借近2500年的厚重历史积淀,被入选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是全球第一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另外苏州扬名全球的“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更是与“大运河苏州段”一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里有15个文博场馆,可以帮我们了解这座古城:图书馆;第二图书馆;公共文化中心;苏州博物馆;碑刻博物馆;戏曲博物馆;丝绸博物馆;苏绣博物馆;园林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城墙博物馆;状元博物馆;苏扇博物馆;无言斋民俗博物馆;苏帮菜博物馆。
苏州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再加上肥沃的土地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苏州各类物产异常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稻”高产地区,也正因此还被称为天下粮仓;古语有云:苏湖熟,天下足!被称为“水乡泽国”的苏州,不仅盛产水稻、林果、油菜等多种粮食瓜果蔬菜,还因河网、低洼、塘田密布出产茭白、芡实、太湖白鱼、白虾、银鱼、长江刀鱼、阳澄湖大闸蟹和莲藕等水产。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 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为“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与“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之简称。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江苏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样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省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
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省共辖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其中19个县、21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743个乡镇(其中乡31个,镇712个),503个街道。县(市)中包含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3个试点省直管市(县)。
江苏省13个市分别为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苏州是江苏省地级市。
苏州市,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苏州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中部、太湖东岸,东傍上海市,南接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西连无锡市,北依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的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市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苏州”之名起源于隋朝。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取姑苏山之名,将南陈原设的“吴郡”改为“苏州”。苏州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
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太湖绝大部分景点、景区分布在苏州境内。
风景名胜:
截至2021年,苏州市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
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陆巷古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遗产保护形成示范,年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市
昆山市属于江苏省苏州市。
昆山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与苏州市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市、太仓市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市嘉定区、青浦区两区接壤,西与吴江区、苏州市交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千米,南北48千米,总面积931平方千米,其中超过17.51%是水面。
1949年5月昆山解放,属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专署。1950年10月,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专员公署,昆山属苏州专员公署。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昆山属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1978年7月苏州专员公署改为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昆山为属县。1983年3月撤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昆山县属苏州市。1989年国务院批准昆山撤县建市。
昆山市的地理环境
昆山处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呈倾斜,自然坡度较小。地面高程多在2.8至3.7米之间(基准面:吴淞零点),部分高地达5至6米,平均为3.4米。北部为低洼圩区,中部为半高田地区,南部为濒湖高田地区。
昆山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7℃(2008年7月4日),历史极端最低气负11.7℃(1977年1月31日)。全年无霜期239天。年平均气温17.6℃;年平均降水量1200.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789.2小时。空气质量优良,每年300天以上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昆山市